福建莆田,這個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著“中國鞋城”稱號的地方,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都是仿冒鞋生產大軍的駐扎地,當地人也用“阿冒鞋”這個詞來戲謔這種山寨貨。直到現在,福建莆田似乎也沒有完全擺脫“仿冒”這個標簽。就在2019年10月,執法人員就查處了一起在福建莆田地區的銷售假冒樂卡克運動鞋的案件。
夜幕下的交易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埋伏在莆田市偏僻處的小區民宅、地下倉庫就成為了一些制假售假犯罪分子狂歡的場所,不同于其他“陽光下的生意”,莆田的制假售假犯都偏愛在午夜活動,根據犯罪嫌疑人鄭某也是假冒鞋市場中夜行者的一員,根據他的口述:“為了躲避執法人員的嚴查,我們的物流造假、給電商假貨代發、購假都選擇在夜晚進行?!?/span>
他的倉庫距離住家約6公里的路程,且小區后面就是偏僻的單間庫。進入倉庫后執法人員發現就在這數十平方米內的地方擺設著已經分門別類放置好的鞋盒與運動鞋,其外觀與正品樂卡克看似無異。最終,執法人員查扣了450雙鞋子和大量的吊牌、商標、鞋底等產品,在清查這些假冒商品后的第一時間里,涉案的網店也相應地被依法取締,犯罪嫌疑人鄭某也已經被依法拘留。
家庭作坊式制假團隊
從執法人員處了解到,這起售假制假的案件是以“家庭作坊模式”開展的犯罪行動,其網店注冊者為鄭某薛某這對夫妻,負責制假售假的主犯鄭某為這對夫婦的大兒子,據悉因薛某的第二個孩子年齡尚小,且是從犯故而就地取保。其實,這類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小作坊式的制假售假犯罪活動這幾年來并不鮮見,主要是由于今年愈加頻繁的打假整治活動使得這條制假售假產業鏈的生態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為了避免被“一鍋端”的局面,不斷縮小自身規模,“一條龍式”的服務與生產鏈被切割成了不同的利益環節:生產地點、囤貨中轉、電商物流環節、銷售渠道,每一個環節都由不同的人負責,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每個人都賺自己負責的環節的錢會“安全”一點。確實這樣的作案方式給執法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執法難度,執法人員指出:“莆田的售假模式由于每個環節都做切割,即使打擊批發、終端售假模式,上游很難調查并形成打擊?!蹦壳?,推動辦案的單位正在加大力度審訊犯罪嫌疑人鄭某的上游供貨渠道等信息,以便進一步追究生產源頭刑事責任。
總之,可以明確的是,通過執法單位各個機構之間的通力合作,造假者們必定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只有讓假貨無處藏身、造假者成為全民公敵,這些犯罪分子才不會卷土重來,再次對品牌方和消費者們為其犯罪行為買單。